扎根西部 追逐梦想
——热烈祝贺我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之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京举行,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榜上有名,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 2000 年,前身为甘肃工业大学机械系,设两个省级重点学科、7 个本科专业,是甘肃省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依托学院建有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教师 197 人,其中国家杰青 1 人、万人计划 1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工程 2 人。
经过 6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秉承红柳精神,铸就“团结求实拼搏攀登”的院训精神,逐步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特色鲜明的有色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冶金工程等方面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和重要基地。
近年来,学院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致力培养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工科人才,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甘肃省思政工作先进集体、“园丁奖”先进集体、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全国高校美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强化党建引领,把牢事业发展方向。坚定政治信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师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 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把牢政治方向,落实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把好重大事项政治关。强化思政引领,推进专业课与政治引领、价值取向、科学素养等有机融合,入选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1 个,获批省级精品课程等 24 门次,22 人获全国高校美育先进工作者或教学优秀成果奖,6 人次在各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获奖。
二、笃行以生为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6 个专业入选国家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 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8门课程获批国家或省级一流课程;获全国教学二等奖 1 项、省级教学一等奖 2 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教改、产学合作协同等育人项目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创新创业项目 3 项。指导学生获学科竞赛奖项 520 多人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4 年位居学校前列。
三、坚持特色优势,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统筹推进传统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和新型材料领域学科融合,构建“一体两翼”学科布局。先后获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属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1 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并利用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建设学科基础平台,有效改善了科研教学条件。近年来,发表 SCI 论文 1500 余篇,材料学 ESI 前 1%学科全球排名持续上升。
四、着眼服务社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进镍钴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建设,优化成立甘肃有色金属产业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创新中心,与企业合建创新联合体,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助力镍钴、钢铁等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 176 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9 项;完成技术转化类重点项目 240 余项,累计进款 2.7 亿多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 26 项、厅局级科技奖 38 项。
五、聚焦铸魂育人,着力培养时代新人。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引领班团一体化建设,做好思想引领、心理服务、安全管理等工作。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与管理、引领与帮扶协同的一体化教育管理体系,培塑优良院风学风。依托学院特色思政品牌,组织“材料之美”教育、科技文化节等活动,推进“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近年来 30 多名教师获得校级以上育人表彰,4 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为国家培养 1 万多名材料与冶金领域人才,涌现出全国劳模刘霞、刘继周等一批杰出校友。
撰稿:韦炜,终审:李元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