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从意识扎根到隐患清零——材料学院安全文化月织密实验室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5-06-19 16:37:58 阅读量: 来源: 作者:贾宝玲
【字体:

从意识扎根到隐患清零——材料学院安全文化月织密实验室防护网

20256月安全文化月期间,材料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安全活动,从制度建设到隐患排查,从宣传教育到实操演练,全方位、多层次地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让安全文化深入人心,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一、完善制度、明确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处罚办法》。该办法明确划分了各类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行为的处罚标准,从轻微违规的警告、通报批评,到严重违规的暂停实验资格、追究责任等,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文件不仅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依据,也向全体师生传递了学院对实验室安全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有效提升了大家遵守安全规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分层培训、强化意识

全院大会上,面向教师群体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意义重大。结合我院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主管实验室安全院长冯力深入讲解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要点与难点,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了因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当引发的严重后果,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关键责任。

在学生层面,各班级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分享身边的安全小故事、组织安全知识问答等形式,将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踊跃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经验与教训,相互提醒、相互学习。这种互动式的教育方式,让安全意识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验学习中,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多元宣传、营造氛围

科技文化节期间,实验室安全展板宣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制作精美、内容详实的展板整齐排列,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呈现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常见安全隐患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使用规范,到各类实验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从实验室火灾、爆炸等事故案例的剖析,到应急逃生技巧的普及,每一个板块都凝聚着对安全的重视与思考。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观看展板,自己对实验室安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在日常实验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此外,学院还同学展板、微信群等形式、面向师生开展了实验室安全“金点子”征集与“安全隐患整治”随手拍问卷调研。

 

四、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实验室应急演练是安全文化月的重要环节。学院Ⅰ级、Ⅱ级风险实验室依据自身特点进行了安全演练,重点针对设备故障引发的泄漏、电气短路、循环水不足等突发状况,以及火灾刚起时如何正确扑救等场景开展演练。在演练现场,模拟了实验室突发火灾、化学品泄漏等紧急情况。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分工明确,师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方法,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检验了学院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细致排查、消除隐患

实验中心的隐患排查和化学试剂清点工作也在安全文化月期间有序推进。安全检查小组深入各个实验室,对实验设备的运行状况、电气线路的安全性、消防设施的配备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小组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做到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不留死角。同时,对化学试剂进行了详细的清点和登记,核对试剂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确保化学试剂的管理规范、使用安全,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20256月安全文化月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材料学院师生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安全工作永无止境,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持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与隐患排查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科研环境,让平安之花在实验室中持久绽放。

(撰稿:贾宝玲,终审:蒲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