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篇,我院以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题为《An anticoagulant supercapacitors for implantable applications》的研究性论文,报道了我院冉奋教授科研团队在导电高分子研发及在生物医用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王相雅为第一作者,冉奋教授为通讯作者。这是我院、也是我校首篇《Nature》子刊独立刊登文章。
文章阐述了一种用于植入式应用的抗凝血超级电容器。人体植入式医疗器械需要配备可植入的能量储存设备,植入式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类新型的储能器件,其发展对生物医学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植入式器件置入体内时,不可避免与血液直接接触,可能激发血小板活化、凝血级联反应,从而引发炎症导致血栓栓塞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削弱储能装置性能,甚至危及人体生命健康。因此,植入式超级电容器必须同时具备优异的抗凝血性能。冉奋教授团队利用临床广泛使用的抗凝血大分子肝素(Hep)掺杂导电高分子聚3, 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合成了具有抗凝活性的生物电极材料PEDOT: Hep。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构筑了具有一体化结构的抗凝血超级电容器。该种电容器不仅具有高抗凝活性(凝血时间为63.4秒)和低溶血率(< 5 %),还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和循环稳定性,可作为植入式心率传感器的供能设备,是植入式储能器件的一大突破。近年来,冉奋教授团队还开发了可临床应用的抗凝血电极材料(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2024, e2401134),以及无物理接口的新型膜式“一体化”超级电容器(Macromolecules 2024, 57: 9429-9441),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为人类疾病治疗与健康管理带来福利。
兰州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确立了博士后队伍作为学校师资队伍重要后备力量和创新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定位,将博士后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全局中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针对博士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现在站博士后145名,博士后队伍已经成为学校青年科研队伍中活跃的生力军,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相雅博士后于2024年6月获我校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后,全职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截至目前,该博士后共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Macromolecules等A2级以上学术论文6篇,申请专利1项。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工作站位,深入推进博士后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博士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大博士后保障激励力度,充分激发博士后的科研创新潜力,着力打造一支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博士后人才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撰稿:冉奋,终审:李元东)